其實我真是個老派的人啊!
端午節就是應該要包粽子!
所以星期二,一個人弄了三斤米,包了三十幾顆粽子。
話說材料周日就開始準備,本來想說周日包,沒想到醃肉要兩天,所以只好改在週二。
(看起來就很黏的米)
材料
粽葉、棉繩、干貝、蚵乾、蛋黃、香 菇、蝦米、菜脯、栗子、紅蔥頭、豬肉、長糯米、五香粉。
糯米本來是先買了兩斤長糯米,沒想到一點多就包完了,才包了20顆,料還剩一大堆,緊急到附近雜貨店,買了半斤長糯米,半斤圓糯米,在蒸一鍋糯米飯
因為第一批用婆婆的方法,沒想到我是用電子鍋,飯太熟了,拌油蔥油的時候,整個變得很黏,北部粽成了南部粽,
而且其實應該是分三批,因為電子鍋最多只能煮五杯米,一斤米大約是四杯,所以分兩次蒸。
第一批太黏之後,趕緊打電話求救,婆婆說可能是油放太多?所以第二批米在拌的時候油放的很謹慎,但還是黏到不行。
然後婆婆說外面賣的好像都是圓糯米欸。
難怪我前幾天去買米的時候,大家都是長圓各半,所以用了長圓各半斤,然後想既然不是油的問題,會不會是米蒸太軟,於是還沒全熟的時候,我就把電子鍋關了。
然後用半古法,拌油用熱鍋炒米
果然米比較不黏了。
材料的部份,先炒香菇,然後炒蘿蔔乾,蚵乾,接著爆蝦米,最後爆油蔥,
瓦斯爐的另一邊是水煮花生(煮好久才軟)、接著煮栗子,最後煮干貝。
同時一邊用烤箱烤豬肉,一般都是用滷的,婆婆教的是用烤的,所以比較乾、比較不油
材料都完成後,就開始燙昨天洗過的粽葉,
然後就開始包粽子了!
包粽子先把粽葉兩片上下相反重疊,折成漏斗狀,放一些米,然後放料,最後在放米,然後包起來綁上棉繩。
包完一顆大約160~190g
其實我還滿適應做機械性工作的,包粽子如果有無限的料和米,我應該會一直包下去。
今天還稍微客製化
二姐的蛋黃只要1/4,小毛的蛋黃要一顆,肉肥點沒關係
我自己的不要花生不要蝦米
試吃結果:
果然第一、二批的米很黏,第三批的比較好一點,料的味道也不會太鹹,鹹豬肉我自己很喜歡,用五香粉、胡椒粉、大蒜炒過之後再醃,果然很入味,不過因為我只吃瘦肉,所以喜歡肥肉的可能會覺得乾了一點。
栗子很大顆,變成了這次的重點主角了。
明年來接限量訂單好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