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壽司的一篇文章cwyuni - 那些老師沒有教我的事:轉寄信新聞學的奧義,真的深有同感!
最近媒體很愛用什麼山寨版,這到底是什麼鬼我根本不想搞清楚。
仿冒就仿冒、盜版就盜版,幹嘛跟著大陸用語,而且還越用越誇張。
「你媽死了,你會不會難過?」、「你是不是心情不好所以殺人?」、「你失業心情會不會不好?」、「某某某做了一個按鈴申告的動作」、「警方針對可疑對象做了清查的動作」……說這些話的記者難道不覺得自己是白癡嗎?對著一個哭喪著臉的人問你娘死了會不會難過,或是對著一個失業者問會不會心情不好?按鈴申告就按鈴申告,的動作是要幹嗎?清查本來就是動作的表現,幹嘛還要加的動作,不多說這三個字記者你會死麼?
台灣新聞媒體越來越懶,不自己跑新聞,用了一堆國外新聞就算了,而且很多還是舊聞,香蕉在日本早就不是熱潮了,還在繼續報香蕉減肥造成搶購,再不然就是跟著廠商報一看就知道是廣告的「假新聞」……
或者是每一家新聞台都在做大陸報導,有時候轉到幾個頻道,我真懷疑我是在看大陸電視台還是台灣電視台?
山西哪個小村子出了假鴨蛋是有什麼好當「新聞」、這跟在台灣台北市的我有什麼關係?我在台灣會買到那個偏僻小村子的假鴨蛋嗎?
大陸哪個青年沒錢繳學費拿家裡賣不掉的橘子來賣,有比南投山上哪個小孩因為繳不出學費得輟學去打工來的更值得我們關心嗎?
媒體越來越懶,觀眾越來越笨,
難怪大前研一要擔憂大家可能要走向低IQ的時代了。
如果媒體要一直罵教育部還是什麼政策,為什麼不先罵罵自己用電視這種比學校更容易讓人耳濡目染的工具,教壞多少人!
還有一點想法的人,
不要再跟著用什麼山寨版、也不要什麼話後面都加個「的動作」了!
愚蠢的媒體就讓他繼續沈淪好了,毀滅之後,就會有新生了!